LA专题 | 斯特芬·奈豪斯 熊亮 丹尼艾勒·坎纳特拉 | 一种用于三角洲适应性转型的区域设计方法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19年第9期 P8-22
斯特芬·奈豪斯,熊亮,丹尼艾勒·坎纳特拉 . 三角洲适应性转型: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方法 [J]. 风景园林, 2019, 26(9):8-22
三角洲适应性转型——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方法
(荷)斯特芬·奈豪斯
男 / 博士/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带头人、欧洲城市学硕士后项目主任、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城市与景观发展、水敏和社会—生态全纳性城市规划设计
熊亮
男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城市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及区域韧性战略和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跨时空尺度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跨学科视觉化设计工具、水敏性规划设计等
(意)丹尼艾勒·坎纳特拉
男 / 博士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区域设计、气候变化应对战略
摘要:针对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富饶的三角洲地区带来的洪涝风险、生态、社会—文化价值流失等威胁,提出将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视为一系列具有独立动态特征和速率变化的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子系统),急需为保障该类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战略,以协助修复系统漏洞并增强应对自然和人工威胁的能力,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针对城市化进程中三角洲区域的适应性城市转型,提出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方法。通过对自然和城市景观要素转型性循环的各类动态变化进行评估,得到生态动力型区域设计战略,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和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提出保障水安全和全纳性社会—生态设计的适应性转型视角。
关键词:风景园林;韧性城市规划及管理;区域景观设计;水敏性设计;转型视角;适应性城市规划;珠江三角洲
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最富希望且动态十足的区域之一。可将其视为一系列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集合,这些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具有独立的动态特征和速率变化。空间战略可以保障这类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其韧性。这些空间战略应能协调系统间关系,保障增长潜力,并为增强自然系统和水安全提供契机。同时,其也应包含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参与者,以支撑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效的沟通方式能使这类空间战略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并产生影响。
广州市琶洲典型的渔村与新城开发反映了长短期发展之间的矛盾
近期出现了一系列旨在发展城市化三角洲地区适应性系统的研究。包括荷兰的莱茵—马斯—斯海尔德河三角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及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研究表明,与传统规划战略相比,在国土治理中采用城市景观动态的视角能获得更大的潜在收益。本文以珠三角为例,阐明了通过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实现适应性城市转型的方法,强调城市景观的规划和设计须根据适应性城市转型的要求,对自然和城市动态的适应性节奏和性质进行调节。
1 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
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以下简称区域设计)将城市景观视为全纳性的动态复杂系统,通过实施生态区域规划和设计导则来实现空间发展。这一方法建立在Charles Eliot、Waren Maning、Pieter Verhagen、Patrick Abercrombie、Fritz Schumacher、Ian McHarg、Philip Lewis等人的观点和实践之上。其采用风景园林、景观生态学、地理学和建筑学的原则进行空间导向的研究、设计和规划。也利用系统思维和复杂理论推进更综合的区域规划设计,以涵盖构成城市景观的各种复杂关系网络。
区域设计包含2个部分:战略和干预。前者辨识并引领对区域可持续增长最有利的场所、功能、尺度和相互关系,后者在微观尺度创造积极条件。这种方法在不同尺度运作,也能由普遍到特殊,既保持整体连续性又兼顾局部偶然性。
区域设计的核心是研究与设计的紧密互动。设计通常会借助研究来获得针对空间问题的基本方向和手段,而在这种方法中,设计过程本身作为视觉化空间问题的推动者,探索多种可能性,生成多样的解决方案。因此,图析和绘图成为视觉思考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2 区域设计过程的关键阶段
区域设计过程包含4个迭代阶段:收集信息、获得理解、规划发展和行动展望。
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的4个重要阶段
2.1 收集信息和获得理解
在设计过程前不仅需要收集、创造数据及信息,也需要在多尺度上对区域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及识别利益相关方。设计者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探索、分析和合成,增进了对区域的空间关系、结构和格局的理解程度。理解是基于评价的认知,使知识提升效益,增加价值。借助理解可识别主要挑战和机遇,勾勒出多种未来走向。
2.2 规划发展和行动展望
随后是发展和探索众多整体性多尺度设计战略和导则及其潜力。研究方法包括先例研究、愿景建设、结合设计的研究等,探索方式包括计算机模型、现场试验、模拟等。其可行性由设计师、专家和利益相关方评价。不仅通过规划设计技巧来组织优化和整合外在结构,也体现了政府的长期战略。
3 理解珠三角:一个复杂系统
珠三角的城市景观可以理解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包含着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具有独立的动态特征和速率变化。城市景观是在网络和场所的交织中形成的物质空间,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在这种持续变化的长期性结构中,第一级动态是自然环境的转型、重复和演替等;第二级动态是长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第三级动态则是短期的人类和政治事件。在生态、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影响下,自然与人类在结构、格局和过程等层面不断相互作用,产生了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4 图析珠三角的自然和城市系统
图析(mapping)是制图探索,可用于研究自然与人类互动所产生的空间关系,识别重要条件、关键驱动力和各显著性动态带来的影响。与Ian McHarg倡导的可持续性地图不同之处在于,图析着重于理解空间关系及动态变化,不一定推导出适建地区,但能协助形成适应性规划战略和设计导则。根据动态变化对城市景观进行逐层分解是理解城市景观系统的有效方法。为了理解珠三角,笔者通过图析制作了一组地图:
将城市景观理解为分层的复杂系统
4.1 景观形成
珠三角可根据地貌特征分为2个部分:西部是经历数千年来淤积和沉积过程形成的河控型三角洲,东部河口则为潮控型三角洲。
公元前4000年至2015年珠江三角洲景观的形成
4.2 生态-农业系统
自然植被由重要的海湾带和河岸带主导,包括红树林、湿地和湿润森林。在山区以多种干旱森林为主,部分原生植被被砍伐,并在近期再植。坡脚地区有淡水集水区。
珠三角生态—农业系统图
农业活动可追溯到4 000多年以前。当地居民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多尺度水敏性途径—种植业与水产养殖相结合。这种模式延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如今大部分地区转化成为单一的渔业养殖或工业片区和城市。
4.3 基础设施系统
该区域在各历史时期非常依赖水上交通。20世纪50年代起,土地改革使区域尺度的基础设施成为可能。大尺度堤围的改造、(高速)铁路网络的铺开和公路里程的持续增长成为城市快速扩张的重要条件。在广州—深圳(香港)和广州—珠海(澳门)的廊道上均有优良的公路铁路基础设施。重要的交通枢纽包括香港和南沙的海港,以及香港和广州的空港。
珠三角基础设施系统图
4.4 城市发展
历史城市可追溯到2 000多年之前,其核心区与河流或海洋相连。20世纪50年代起历史城市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起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面积的圩田转为城市用地。
1950—2015年城市发展
4.5 城市肌理结构
城市发展的空间模式因地而异。北部呈现出围绕历史城镇中心的同心圆模式。东部以线性模式沿着海岸线发展并受山脊限制。西部由圩田城市化产生了分散模式。
珠三角城市肌理结构图
4.6 城市景观
综合图展示了在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网络作用下的城市景观。环境条件为农业和城市发展铺平了道路,而后者带来了更高速的变化和转型。然而,快节奏的城市化与气候变化带来了严重问题。渠化的河流减少了蓄洪空间。农田流失减弱了雨水调蓄能力。原生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海岸线更易遭受洪水威胁。除了洪涝之外,珠三角还遭受着一系列威胁:流失的生态和文化—历史价值、地层下陷、咸潮入侵、用于食物生产的农业用地流失,以及众多社会—经济问题等。
珠三角城市景观
5 迈向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区域战略正视珠三角的主要挑战和潜力,以适应性城市转型作为基础,以调节各主要动态的适应性节奏和性质为手段。其目标是为旧工业(居住区)和受到建成区扩张限制之下的区域农业景观提供可持续的转型,使其能够容纳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这些地区适于长期经济发展,常位于河口的新围垦之地,河网密集,鱼塘密布,湿地和农业为高敏感的生态系统,易受洪涝威胁。此时识别出蓝绿基础设施和城市级水网的发展可能性,可提升区域适应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水安全。
5.1 愿景研究
愿景研究通过结合现实和想象,识别关键位置、驱动力和未来事件的预期影响。愿景可以解决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理解各种趋势及其联系、预判政策及其成效,促进战略性对话。
探索珠三角空间发展的未来愿景
5.2 发展区域的战略视野
珠三角战略视野的雏形由主导未来发展的因素决定,这些因素通过城市景观增长评价和区域现有空间发展项目评价二者结合而确定。战略视野需根据以下设想深化:珠三角将成为中国的硅谷,拥有交通便捷的城市品质,健全的蓝绿框架,乡土的文化—历史资产,以及水敏型社会—生态全纳的城市性。根据东翼(广州—香港一线)现有规划,珠三角将继续发展成为连接通达的“红—绿项链”,山海之间将形成强有力的城市口岸、港口以及健全的绿色廊道。西翼则将受益于湿润平原的特征,发展成结合水敏性生态农业—水产业和蓄洪区域的蓝色轴线,并以交通导向发展形成的强健的城市口岸为补充。
5.3 转型视角
空间转型视角提供了定制的适应性设计战略,通过返测(backcasting)识别。在2个次级三角洲上,转型视角与河流和雨水适应性途径相联接,设计导则有:韧性河流设计;农业—水产养殖业一体化;可持续城市转型;新城区、历史村落整合;工业转型和生态旅游等。在河口上,转型视角主要与海水适应性途径相连接,设计导则包括:多功能防洪;港口和码头发展;围垦(沉积与侵蚀);水岸发展和转型以及红树林和其他海岸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开发。孙传致等介绍了农业—水产养殖业一体化这一设计导则在珠三角多尺度水敏性设计中的深化。
5.4 行动展望
为了将知识和想法转化成行动,需要为新型治理创造条件。因此区域设计借助猜想促成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互动,完成合作、共同设计和微调设计的过程。交流是将本地利益相关方和决策者纳入的核心,发展和利用创新型视觉化方法和工具十分关键。访谈和工作坊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以探讨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在工作坊中,各方借助电脑制图桌理解系统间相互关系,看到其行为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这些创新型的视觉化手段加速了讨论,并进一步发展区域视野和相关战略。转型视角将引领三角洲的发展,使其通向更可持续的前景。
使用电脑制图桌共同思考珠三角的未来
6 结论
珠三角的城市景观是多种过程和系统的产物,这些过程和系统拥有不同的变化动态且相互影响。系统及其形态的连通是当今区域发展的基础之一,通过空间设计连接系统的能力愈发重要。
在珠三角的适应性转型中,我们提倡将区域设计作为一种全纳性的规划设计方法。此类方法使不同的理解方式、社会—生态全纳性设计过程以及不同学科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模式成为可能。区域设计促进了设计学科间合作,也通过塑造建成环境来检视空间设计的效果。此外,这种全纳性的设计方法得以建立多对关系,如生态与文化、过程与形态、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区域战略与本地干预等。因此,区域设计是指导国土转型强有力的媒介,是其兼顾本地认同的产生和区域关系的保障,同时将生态、社会过程与城市形态联系起来。
在这种思路下,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提供了新的运作能力,使空间设计成为一种整体性的创意行为,也将区域城市景观作为重要的探索领域。在此之中的探索由文脉而驱动,以方案为焦点,并且跨越学科。
致谢:
感谢格利高里·布拉肯博士所作的英文编辑。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MEYER H, NIJHUIS S. Designing for Different Dynamics: The Search for a New Practic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Dutch Delta[M]//PORTUGALI J, STOLK E. Complexity, Cognitio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pringer Proceedings in Complexity. Heidelberg: Springer Verlag, 2016: 293-312. http://dx.doi.org/10.1007/978-3-319-32653-5_16.
[2] COSTANZA R, D’ARGE R,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 253-260.
[3] NICHOLLS R J, CAZENAVE A. Sea-Level Rise and Its Impact on Coastal Zones[J]. Science, 2010, 328: 1517. Doi: 10.1126/science.1185782.
[4] ERICSON J P, VÖRÖSMARTY C J, DINGMAN S L, et al. Effective Sea-level Rise and Deltas: Causes of Change and Human Dimension Implications[J].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06, 50(1/2): 63-82.
[5] NIJHUIS S, SUN Y M, LANGE E. Adaptive Urban Transformation (AUT): Territorial Governance, Spatial Strategy and Urban Landscape Dynamic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R]. Delft: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7.
[6] ALBRECHTS L. More of the Same is Not Enough! How Could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be Instrumental in Dealing with the Challenges Ahead?[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10, 37: 1115-1127.
[7] HEALEY P. Relational Complexity and the Imaginative Power of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6, 14: 525-46.
[8] MEYER H, BREGT A K, DAMMERS E. et al. New Perspectives on Urbanizing Delt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Approach to Planning and Design[M]. Amsterdam: MUST Publishers, 2015.
[9] RHEE G. Handreiking Adaptief Delta Management[R]. Leiden: staf deltacommissaris, 2012.
[10] WAGGONNER D, DOLMAN N, HOEFERLIN D, et al. New Orleans after Katrina: Building America’s Water City[J]. Built Environment, 2014, 40(2): 281-299.
[11] CAMPANELLA R. Delta Urbanism: New Orleans[M]. Chicago: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10.
[12] MARCHAND M, PHAM D Q, LE T. Mekong Delta: Living with Water, But for How Long?[J] Built Environment, 2014, 40(2): 230-243.
[13] SHANNON K, MEULDER B. Water Urbanisms: East[M]. Amsterdam: UFO, 2013.
[14] MEYER H, NIJHUIS S. Delta Urbanism: Planning and Design in Urbanized Deltas: Comparing the Dutch Delta with the Mississippi River delta[J]. Journal of Urbanism, 2013, 6(2): 160-191.
[15] VAN VEELEN P C, STONE K, JEUKEN A. Planning Resilient Urban Waterfronts Using Adaptive Pathways[C].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 Water Management, 2015, 168(2): 49-56.
[16] NIJHUIS S. Cultivating Regions through Design[J]. Atlantis, 2019, 29 (3): 43-46.
[17] World Bank. East Asia’s Changing Urban Landscape: Measuring a Decade of Spatial Growth[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15.
[18] YEH G A, LI X.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Land Los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J]. Habitat International, 1999, 23(3): 373-390
[19] 赵玉灵. 珠江口地区近30年海岸线与红树林湿地遥感动态监测[J]. 国土资源遥感,2010(S1):178-184.
[20] 胡伟平,何建邦. GIS支持下珠江三角洲城镇建筑覆盖变化遥感监测分析[J]. 遥感学报,2003,7(3):201-206,244.
[21] 李英,王中根,彭少麟,等. 土地利用方式对珠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55-59.
[22] 王世俊,胡达,李春初.磨刀门河口近期演变及其排洪效应[J]. 海洋通报,2006,25(2):21-26.
[23] XIONG H Y. Urban Crime and Social Disorganiz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ree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M]. Singapore: Springer, 2016.
[24] GAO Y, WU Z F, LOU Q S, et al.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Based on Projection Pursuit in Pearl River Delt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12, 184(4): 2307–2319.
[25] 叶长盛,董玉祥.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0,30(6):603-608,621.
[26] 黄小黎. 珠江三角洲发展中人口问题探讨[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109-112.
[27] 郭盛晖,司徒尚纪. 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珠三角桑基鱼塘的价值及保护利用[J]. 热带地理,2010,30(4):452-458.
[28] XIONG L. Exploring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in Urban Delta: a Case Study of Pearl River Delta in China[M]. Delft: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9. (forthcoming).
[29] 车伍. 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与关键[EB/OL]. (2016-04-25)[2017-05-03]. http://www.archcy.com/point/benzdj/1217cc289876a436.
[30] ELIOT C, BAXTER S. Boston Metropolitan Park Report[R]. Massachusetts: Metropolitan Park Commissioners, 1893.
[31] MANING W. The Billerica Town Plan[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Quarterly, 1913, 3(3): 108-118.
[32] VERHAGEN P. Streekplan IJsselmonde[R]. Den Haag: Provincie Zuid-Holland, 1920.
[33] ABERCROMBIE P, JOHNSON T H, HUMBLE J. The Doncaster Regional Planning Scheme[M]. London: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Liverpool, 1922.
[34] SCHUMACHER F. Köln: Entwicklungsfragen einer Groszstadt[M]. Munchen: Callwey, 1923.
[35] MCHARG I. Plan for the Valleys[M]. Philadelphia: Wallace-McHarg Associates, 1962.
[36] LEWIS P. Tomorrow by Design: A Reg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Sustainability[M]. New York: Wiley Press, 1996.
[37] NIJHUIS S, JAUSLIN D. Urban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s. Designing Operative Landscape Structures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J]. Research In Urbanism Series, 2015, 3(1):13-34. DOI:10.7480/rius.3.874.
[38] NEUMAN M. Regional Design: Recovering a Grea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radi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 47(314): 115-128.
[39] BUSQUETS J, CORREA F. Cities X Lines: Approaches to City and Open Territory Design[M].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2006.
[40] CORNER J. Not Unlike Life Itself: Landscape Strategy Now[J]. Harvard Design Magazine, 2004, 21: 31-34.
[41] ALLEN S. Infrastructural Urbanism[M]//Points + Lines. Diagrams and Projects for the City.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46-59.
[42] NIJHUIS S. New Tools: Digital Media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M]//Vlug, J. et al. The Need For Design Exploring Dutch Landscape Architecture. Vlug J, Noortman A, Aben R, et al. Velp: Van Hall Larenstein, 2013: 86-97.
[43] NIJHUIS S. GIS-based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Stourhead Landscape Garden as a Case Study[M]. Delft: A+BE, 2015. http://dx.doi.org/10.7480/abe.2015.13
[44] ROWLEY J, HARTLEY R. Organizing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to Manag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M]. London: Ashgate Publishing, 2006.
[45] DOXIADIS C A. Ek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6] OTTO F. Occupying and Connecting: Thoughts on Territories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uman Settlement[M]. Fellbach: Edition Axel Menges, 2011.
[47] BATTY M. The New Science of Cities[M].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13.
[48] BRAUDEL F. La Médtiterranee: La part du milieu[M]. Paris: Librairie Armand Colin, 1966.
[49] MCHARG I. Design with Nature[M]. Washington: Natural History Press, 1969.
[50] NIJHUIS S, POUDEROIJEN M T. Mapping Urbanized Deltas[M]//MEYER V J, NIJHUIS S. Urbanized Deltas in Transition. Amsterdam: Technepress, 2014: 10-22.
[51] XIONG L, NIJHUIS S. Exploring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M]//YE X, LIU X. Cities as Spatial and Social Networks. Heidelberg: Springer Verlag, 2018:147-163.
[52] 黄镇国,张伟强. 人为因素对珠江三角洲近30年地貌演变的影响[J]. 第四纪研究,2004,24(4):394-401,482.
[53] WENG Q H.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in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a South China’s Wetland Region: A Study on the Zhujiang Delta in the Holocene[J]. GeoJournal, 2000, 51(3): 191-202.
[54] 赵绍祺,杨智维. 珠江三角洲堤围水利与农业发展史[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55] RUDDLE K, ZHONG G. Integrated Agriculture-Aquaculture in South China: The Dike-Pond System of the Zhujiang Delta[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56] 南越王宫博物馆. 南越国宫署遗址:岭南两千年中心地[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57] DAMMERS E. Scenario’s Maken voor Milieu, Natuur en Ruimte: Een Handreiking[M]. Den Haag: PBL, 2013.
[58] VEENEKLAAS F R, VAN DEN BERG L M. Scenario Building: Art, Craft or just a Fashionable Whim? [M]//SCHOUTE J F. Scenario Studies for the Rural Environment.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11-13.
[59] 孙传致,斯特芬·奈豪斯,格雷戈里·布拉肯.基于基塘系统的珠江三角洲多尺度水敏设计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9):31-44.
[60] 亚当·汤姆金斯,埃卡特·兰格,陈琦.增强现实技术于洪水风险沟通中的应用[J].风景园林,2019,26(9):93-100.
版面预览
《风景园林》2019-09刊首语 | 王向荣:以柔克刚的弹性《风景园林》2019-09目录 | 韧性景观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19-09 韧性景观(全本双语)LA专题 | 赵茜瑶 林箐 | 珠三角门户城市惠州和端州“山—湖—城—江”格局的形成机制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扫描或点击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风景园林》2019-09
专题:韧性景观
文章编辑 王亚莺
微信编辑 程秋爽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服务号
论文管家 掌上实时交流
微信号:LAvision2018